下面是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《万年牢》教案,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:
四年级下册语文《万年牢》教案(一)教材分析:
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、做事的故事。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,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。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,讲究制作的工艺、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;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、弄虚作假、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。父亲的认真、实在、正直的品格影响和教育了下一代,为孩子们树立了如何做人处事的榜样。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,感受真诚地为人和做事的道德风范,同时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。
教学要求:
1、认识8个生字。
2、了解故事内容,体会做人要讲究认真,讲究实在的道理。
3、学习作者叙述清楚、有条理的表达方式。
4、学习独立阅读课文,培养自学能力。
教学重点:让学生从感人的故事中,感受父亲为人和做事的真诚。
教学难点:学习叙事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法。
教具准备:
1、powerpoint课件。
2、音乐《冰糖葫芦》。
教学时间:1课时
教学过程:
一、激趣导入。
1、播放歌曲《冰糖葫芦》。
2、在解放前的天津,就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,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,味道特棒,在天津很有名气,想知道他是谁吗?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《万年牢》的作者新凤霞的父亲。(板书课题,学生齐读)
二、初读课文,感知内容:
1、理解“牢”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,分别是什么?
2、“万年牢”是什么意思?(永远坚固、永远结实)
3、万年牢与糖葫芦究竟有什么关系呢?轻轻打开语文书,翻到22页。昨天我们预习了这一课,生字词会认了吗?我们来试着认一认。(出示课件:生字词)
2、这篇阅读课文比较长,那里面有很多长句子,你认为哪些句子比较难读,能大胆读给同学们听听吗?
句1:红果、海棠去了把儿和尾,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,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。
句2:小时候,我给父亲当帮手,把炉火闷好,再把一块大理石板洗擦干净,擦上油备用。串糖葫芦的竹签,由我一根根削好、洗净、晾干,然后一捆捆放在父亲手边。(这里有几个多音字,谁能把它们读准。)
句3:父亲的认真劲儿,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,人称“小辫儿糖四”,因为清代父亲受过宫廷里做糖货的师傅传授,一直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。
(先自己试着读一读。再逐句指名读或齐读。)
三、围绕提示,深入探究:
1、师:这是一篇略读课文,学习之前,我们要先理出自学提示。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学习课文。(课件出示自学提示:1、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几件事情?2、课文题目“万年牢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?画出相应的语句。3、这三处“万年牢”之间有什么联系?)
请大家根据自学提示学习课文,并拿出笔来,做相关批注...